语音通话聊天软件 1对1语音匹配聊天软件
发布日期:2020-09-17摘要:除了QQ上的语音视频聊天,还有什么视频聊天软件? ★ 五款主流即时通讯软件横向测评 纵观近年来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QQ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因贴近国人需求而一枝独秀。与此同时,功能越来越强大的MSN Me...
除了QQ上的语音视频聊天,还有什么视频聊天软件?
★ 五款主流即时通讯软件横向测评 纵观近年来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QQ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因贴近国人需求而一枝独秀。
与此同时,功能越来越强大的MSN Messenger其市场份额也在扩大,Yahoo Messenger也有一定的用户,而在语音通话和界面简洁方面各有特色的Google Talk和Skype,也牢牢抓住了一些网民的心。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这5款IM软件进行横向评测。
所有参评的软件均已更新到最新版。
(Yahoo! Messenger 因8.0 beta多次安装失败,采用了7.x系列的最新版) ★ 联系人容量 Windows Live Messenger 联系人数目从75、150升级到300人,目前是600人,与QQ相当。
而Yahoo Messenger在8.0中通过插件,已经可以达到1000人。
Google Talk联系人数目和Gmail一样,超过5000,上限未知。
Skype联系人上限未见报道,小编多方查询也未知道结果。
500-600的联系人容量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已经够用,但这个数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会慢慢耗尽。
当然,如果你是IM狂人当然另当别论了。
★ 安装程序及安装后文件夹体积 对于功能,当然是强大的好;但是软件体积,还是精简些比较好。
QQ和Google Talk在体积方面显然是两个极端:随着QQ功能的逐步增多,比如TM、QQ音乐、3D秀等,腾讯也想把所有的功能都打包进去,自然造成了安装程序和程序文件夹体积的增大。
而Google Talk非常简洁,安装文件竟然只有1.3兆,安装后文件夹内居然只有主程序、卸载程序两个文件,可谓精简至极。
尽管当今宽带普及,用户的硬盘空间也是越来越大,人们大可不必为这几十兆空间太伤头脑;但空间占用超过平均水平太多的IM软件无疑会令相当一批用户感到臃肿。
★ 运行内存占用 虽然说多开一个聊天软件其内存和CPU消耗不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电脑配置都宽裕,加上IM软件一般运行时间都不会太短,所以如果IM软件能多快好省当然最好。
在测试中,我们在两种运行情况下测试了内存消耗。
1.打开IM主界面和一个文字输入对话窗口。
2.完全最小化后台运行IM(最小化后缩小至系统托盘)。
这两种情况比较符合真实使用情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多数IM在第一种情况下资源占用在15兆至35兆之间,其中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内存占用值最高。
但在后台运行情况下,WLM的最小内存消耗竟降到了2.3兆!此段的测试结果如下:★ 语音通话效果 在这个部分,我们测试了五款IM软件的语音通话连接建立时间及通话质量。
从一方发送请求、另一方按下“同意”按钮直到听到语音的时间这个指标上来看,Google Talk用了不到1秒钟的时间,Skype用了1秒,而Windows Live Messenger用了9秒钟。
参与测试的双方分别位于中国南方及韩国。
如此长距离的间隔,确保了我们的测试结果能最大程度体现各款IM在文件传输、语音视频方面的驾驭能力。
在语音通话效果方面:Google Talk最佳,Yahoo Messenger和Skype不相上下,QQ也比较清晰,而WLM则有时连接中断。
在小编与其他编辑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多次出现了只要使用WLM语音通话就导致使用对方ADSL掉线的情况(对方使用的网络线路为ADSL拨号+Apple Airport Express无线路由)。
我们目前无法就此下定论,但愿这只是测试过程中偶然的小插曲而已。
QQ WLM Yahoo Messenger Skype Google Talk 语音效果(打分) 4.5 3 4.5 3 4.5 ★ 视频效果Skype在视频测试中的结果也很突出,它提供了三种视频模式,在软件内、单独窗口和全屏,图像较为清晰。
而QQ也提供了超级视频,比之前的版本图像质量有改善。
WLM的视频聊天也提供了窗口大中小模式和全屏模式,存在稍微的延迟。
Yahoo Messenger视频图像较不清晰,为本次测试4个带有视频功能的IM效果最不理想的一个(Google Talk目前不提供视频聊天)。
QQ WLM Yahoo Messenger Skype 视频效果 9 7 6.5 9 ★ 文件传输 文件传输是IM的一大应用,小到文档,大到应用软件和电影音乐,需要用到IM传输的时候还不少。
这项测试在公网-公网,和内网-内网之间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一向以语音著称的Skype,文件传输的速度也最快。
QQ不相上下,Windows Live Messenger其次,而Yahoo Messenger速度最慢。
★ 总用户数、捆绑邮箱及隐身/离线消息支持 一款设计得很好的IM可能用户并不多。
除了软件本身的品质,用户总数也是IM本身的很重要的指标。
这方面MSN、QQ和Yahoo较为领先,QQ、WLM、Yahoo和Skype注册账号数目(包括重复)分别为3.5亿、2.1亿、1.6亿和0.61亿,Google Talk的用户总数尚未见报道。
在线账号数方面,根据软件自身显示的数字,QQ达到1600万,而Skype达到408万(北京时间上午时段)。
QQ WLM Yahoo Messenger Skype GTalk 在线账号数(万人) 1606 / / 408 / 注册账号数(万人) 35000 21000 16000 6100 / 捆绑邮箱(G) 1 0.25 1 无 2.7 隐身/离线功能 有 有 有 有 无 这方面Google Talk和Gmail的结合堪称典范,Gmail中甚至内置了Google Talk,邮箱容量达到2.7G,并且在不断增长当中。
Yahoo和QQ为1G紧随其后,而Hotmail仅为250M,有的甚至还是25M。
而Skype则没有提供此项服务。
★ VoIP、短信服务及互联...
求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语音聊天的软件?要双向同时通话,通过网络走流...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打开朋友圈、微博或社区等平台,到处都会充斥着一些广告,这倒也无妨,有时候广告比内容好看多了。
只不过,无头脑的狂轰乱炸是每个网友接受不了的,被动型的病毒式传播很难判定是好是坏。
近段时间关于语音通话APP的话题非常多,尤其是“微信电话本”的传播迅速让大众不陌生了,一味的“免费、免费”的口号喊到业内评论不断,到底类似应用软件该不该病毒式传播呢?倘若回答因人而异不科学,必须客观理性对待免费电话的真正价值。
正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总是声称“免费通话”的功能,也逐渐让广大用户不再“感冒”了。
调查显示,“微信电话本”上线一周左右,似乎很多人都得知了这款应用打电话不花钱的功能,而实际上与其微信在语音通话的功能上没有太大区别。
遗憾的是,后期微信电话本还出现了各种BUG、后台混乱的事故,从而降低了大众的体验值,纷纷声称“用免费打电话的软件,并非微信电话本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类似微信电话本的业内产品,许多开发商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告诉人们“打电话免费”的同时,用户带着诚意去体验,结果要么信号不稳、要么音质嘈杂,应用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免费”反倒成了累赘。
所以,如果这样来看,“免费通话”这样病毒式的传播还是少一些为妙。
不过,许多人要问了,作为智能语音通讯应用软件,本来就基于VIOP技术和不断升级的互联网优势,不进行“免费”的推广,谁还来“买单”? 事实上,此前业内如微话、有信等老牌语音通讯应用软件在资费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免费通话”是用户认可的基础功能,然而时下它们面对微信电话本等“人气”对手时依然受到好评,并非是在“免费通话”病毒式营销的包围中生存,而是技术、功能等多元性的创新。
实例来讲,往往某个智能语音通讯软件上线后,都避免不了要与其他产品进行资费比较,此时多数网友给予的是“这样说,有信笑了”、“微话也是醉了”等之类的评论。
为什么?因为用户体验的不仅是“免费”,像微话在音质方面采用最先进的语音编解码技术,通话质量超越传统电话3倍。
另外,相比于大部分通讯录在首页的拨号界面是不能按照阿拉伯数字查找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只能查看通话记录中,微话的设置非常人性化,采用T9智能搜索,简单快速搜到你想要查找的联系人,同时它还独创拨号背景自由设置功能,是国内首款“会弹钢琴”的拨号软件……也就是说,一款智能语音通讯软件,扮演的是用户通讯“助手”的角色,不可能只满足“免费通话”的单项功能而深受青睐。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免费通话”的病毒式营销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最起码用户直观的感受到了产品的功能,只不过产品最好经得起音质、信号、功能创新等多元的考验。
正如微信电话本一样,后期虽然出现不足,但名声打出去了,相比这一点,安于注重产品质量的微话等开发商反而需要多加强营销“功课”了。
-
给我们打电话
7*24小时服务热线:1399999999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0-000 -
百度地图
福建省三明市 -
给我们发邮件
E-mail:[email protected]
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