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软件raid windows raid0
发布日期:2020-09-26摘要:如何做软阵列raid 0 1Windows Server 2003下做软RAID 大家知道,硬件RAID解决方案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供高水平的硬盘可用性和冗余度,但是居 高不下的价格实在令人...
如何做软阵列raid 0 1
Windows Server 2003下做软RAID 大家知道,硬件RAID解决方案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供高水平的硬盘可用性和冗余度,但是居 高不下的价格实在令人可畏。
不过可庆幸的是,Windows 2003提供了内嵌的软件RAID功能,并且软RAID可以实现RAID-0、RAID-1、RAID-5。
软RAID不仅实现上非常方便,而且还大量地节约了宝贵的资金,确实是Windows 2003 Server的一个很实用的新功能。
RAID-5 卷是数据和奇偶校验间断分布在三个或更多物理磁盘的容错卷。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败,我们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
对于多数活动由读取数据构成的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冗余来说,RAID-5 卷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可使用基于硬件或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来创建 RAID-5卷。
通过基于硬件的 RAID,智能磁盘控制器处理组成RAID-5卷的磁盘上的冗余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操作系统提供基于软件的 RAID,其中RAID-5卷中的磁盘上的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将由“磁盘管理”来处理,两种情况下数据都将跨磁盘阵列中的所有成员进行存储。
当然,软RAID的性能和效率是不能与硬RAID相提并论的。
下面我们首先从动态磁盘的创建谈起,然后说明在Windows 2003 Server 实现如何实现软RAID,最后讲一下软RAID的管理。
创建动态磁盘 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时,硬盘将自动初始化为基本磁盘。
我们不能在基本磁盘分区中创建新卷集、条带集或者RAID-5组,而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类似的磁盘配置。
也就是说,如果想创建RAID-0、RAID-1或RAID-5卷,就必须使用动态磁盘。
在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完成后,可使用升级向导将它们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将一个磁盘从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后,磁盘上包含的将是卷,而不再是磁盘分区。
其中的每个卷是硬盘驱动器上的一个逻辑部分,还可以为每个卷指定一个驱动器字母或者挂接点。
但是要注意的是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卷。
动态磁盘有以下几个优于基本磁盘的特点: 卷可以扩展到包含非邻接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在任何可用的磁盘上。
对每个磁盘上可以创建的卷的数目没有任何限制。
Windows 2003将动态磁盘配置信息存储在磁盘上,而不是存储在注册表中或者其他位置。
同时,这些信息不能被准确地更新。
Windows 2003将这些磁盘配置信息复制到所有其他动态磁盘中。
因此,单个磁盘的损坏将不会影响到访问其他磁盘上的数据。
一个硬盘既可以是基本的磁盘,也可以是动态的磁盘,但不能二者兼是,因为在同一磁盘上不能组合多种存储类型。
但是,如果计算机有多个硬盘,就可以将各个硬盘分别配置为基本的或动态的。
1、从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 ①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选项,显示“计算机管理”窗口。
②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
③右击要设置为动态磁盘的硬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选项,将显示“升级到动态磁盘”对话框。
④选中要升级的磁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显示“要升级的磁盘”对话框,在这里要求用户对要升级为动态磁盘的硬盘进行确认。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升级操作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基本磁盘可以升级为动态磁盘,但动态磁盘却不能恢复为基本磁盘。
⑤单击“升级”按钮,将显示“磁盘管理”提示框,系统再次要求用户对磁盘升级予以确认。
当将该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后,Windows98/Me等操作系统将不能再从该磁盘引导启动。
⑥单击“是”按钮,将显示“升级磁盘”警告框。
在这里提示要升级磁盘上的文件系统将被强制卸下,并要求用户对该操作进一步予以确认。
⑦单击“是”按钮,系统将开始磁盘的升级过程。
当升级完成后,将显示 “确认”警告框,单击“确定”按钮将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完成磁盘的升级过程。
在升级到动态磁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必须以管理员或管理组成员的身份登录才能完成该过程。
如果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则网络策略设置也可能阻止我们完成此步骤。
将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后,就再也不能将动态卷改回到基本分区。
这时惟一的方法就是,必须删除磁盘上的所有动态卷,然后使用“还原为基本磁盘”命令。
在升级磁盘之前,应该关闭在那些磁盘上运行的程序。
为保证升级成功,任何要升级的磁盘都必须至少包含1MB的未分配空间。
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或卷时,“磁盘管理”工具将自动保留这个空间,但是带有其他操作系统创建的分区或卷的磁盘上可能就没有这个空间。
扇区大小超过512字节的磁盘,不能从基本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
一旦升级完成,动态磁盘就不能包含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不能被非Windows 2003的其他操作系统所访问。
2、将新磁盘设置为动态磁盘 ①计算机安装新硬盘后,当第一次访问“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工具时,将自动运行“写入签名和升级磁盘向导”窗口。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要写入签名的磁盘”页面,在该列表中选择要...
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构建raid磁盘阵列
也就是我们要的RAID0阵列。
在使用硬件级的RAID0时,如果两个物理硬盘容量不相等,那么创建的RAID0阵列的总容量为较小一个容量的两倍,使用起来跟基本磁盘上的逻辑驱动器一样。
创建简单卷的步骤与创建带区卷大体相同,屏幕上半部分就出现了一个驱动器号为“D”,容量为磁盘0原未指派容量两倍的带区卷。
一个动态磁盘上允许多种类型的卷共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
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在“执行快速格式化”上打勾并确定,经过几秒钟的格式化后,我们又用它创建了一个驱动器号为E的简单卷。
这时候,磁盘0和1都存在带区卷和简单卷,并且所有空间都被使用,简单卷会被另外分配一个驱动器号、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那么得到的总容量就是10G*2=20GB,较大硬盘上多出的10G空间无法使用,就白白浪费掉了。
而使用Windows2000的软件RAID,虽然最多也只能创建较小硬盘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但较大硬盘上多出的空间还能利用。
利用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硬盘上剩余的空间再创建一个简单卷,比如一个10GB和一个20GB硬盘创建硬件级RAID0,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也越大。
我选择了“默认”由Windows自动设定,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1GB的未指派空间,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创建带区卷后,磁盘1还有1。
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给大家介绍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
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也就是引导卷。
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
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指定也可手动分配,只是在选择卷类型是选择“简单卷”就行了,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
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
图中的磁盘0
如何使用windows 2003做软RAID
你好谢晋宇1342,硬盘的初始化。
安装好硬盘,启动计算机,启动windows的“磁盘管理”程序(开始-运行:diskmgmt.msc),会出现“欢迎使用硬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
点击“下一步”,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
点击“下一步”,选择要转换的动态磁盘。
点击“完成”按钮,完成磁盘的初始化与转换。
到这一步,可以看到计算机中有了一个动态磁盘: 完成了新安装的硬盘的初始化后,接下来就是要把安装操作系统的系统盘也转化成的动态磁盘。
其操作方法,很简单,右键单击系统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击“转换成动态盘”,根据转换向导一步步进行即可。
系统需要重新启动。
转换后: 1软件RAID——用动态磁盘为我们的第一个磁盘做RAID镜像。
1、计算机中的磁盘成为动态盘后,就可以做RAID了。
在这个例中,用第二块磁盘为第一块磁盘做镜像。
在“磁盘管理”中右键单击C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添加镜像”。
2、为C盘选择一个镜像盘,单击“添加镜像”按钮。
3、开始同步C盘。
这样,当第一块硬盘出现物理损坏后,就可以用第二块磁盘启动系统,然后,再换上一块新的同型号的硬盘。
做了软件... 完成了新安装的硬盘的初始化后,启动计算机,当第一块硬盘出现物理损坏后。
下图显示的是把第一块磁盘从计算机移除后的情景,完成磁盘的初始化与转换:diskmgmt,情景如下,根据转换向导一步步进行即可你好谢晋宇1342,就可以用第二块硬盘来启动系统。
做了软件RAID后的系统、为C盘选择一个镜像盘: 1软件RAID——用动态磁盘为我们的第一个磁盘做RAID镜像,会出现“欢迎使用硬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击“转换成动态盘”,启动windows的“磁盘管理”程序(开始-运行,再换上一块新的同型号的硬盘,可以看到计算机中有了一个动态磁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用第二块磁盘为第一块磁盘做镜像,然后。
点击“下一步”,单击“添加镜像”。
3,就可以用第二块磁盘启动系统。
点击“下一步”。
在“磁盘管理”中右键单击C盘:这样就可以重新为系统建立镜像、开始同步C盘、计算机中的磁盘成为动态盘后,会有一个启动菜单。
2: 当删除C盘的镜像后。
在这个例中。
1,选择要转换的动态磁盘。
转换后。
点击“完成”按钮。
系统需要重新启动。
到这一步,右键单击系统盘,单击“添加镜像”按钮:如第一块硬盘出现了损坏后,接下来就是要把安装操作系统的系统盘也转化成的动态磁盘,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msc)。
安装好硬盘。
这样,就可以做RAID了。
其操作方法,很简单,硬盘的初始化
windowssever2008系统安装时问题服务器做RAID0?
格式化分区,Raid10需要4个或4*N个磁盘。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磁盘阵列软组的话,你可以在你的电脑开机进入bios将磁盘类型配置设为RAID(另外一种是IDE模式)。
具体配置方法可以网上百度搜索参考一下;2008、windows 7等系统,组Raid1需要2个或者2*N个磁盘,RAID3/5需3块或以上的磁盘,并可以安装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windows server 2003/。
组Raid0 至少需要2个磁盘,方法类似,开机时按照屏幕提示进入阵列卡配置界面进行相关设置。
你也可以采用硬件阵列卡去组阵列能否组磁盘阵列,不能说操作系统能不能做,而应该是你的计算机硬件是否支持磁盘阵列?只要能组成磁盘阵列,这样的阵列磁盘就可以像没组阵列前的单个普通磁盘一样使用,可以创建分区...
如何用2个硬盘组成RAID0?
盘阵列——RAID0制作方法!!很多朋友在升级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硬盘,这时候用多块硬盘组成RAID性能将会有很大提升;但是几百元一块的RAID控制卡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再加上受硬盘容量大小必须相同的限制,于是Windows 2000/XP自带的软RAID功能就成为了大家的最爱。
怎样实现软RAID呢?下面笔者将给大家一步一步介绍。
一、简单认识软RAID 软RAID不需要RAID控制卡,它通过软件进行控制。
Windows 2000/XP支持该功能。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软RAID的基本知识。
在Windows2000/XP中,物理硬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磁盘,一种是动态磁盘。
基本磁盘是包含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的物理硬盘,可以被其他x作性访问;动态磁盘可通过Windows 2000/XP中的“磁盘管理”升级得到,只包含由“磁盘管理”创建的动态卷,并由“磁盘管理”程序管理,所以不能被其他x作系统访问。
软RAID被Windows 2000/XP称为卷。
要在Windows 2000上使用软件RAID,必须把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才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我们所需的带区卷(RAID0)。
卷有多种格式,下面是我们组建软RAID 0涉及的几种。
1.简单卷:构成单个物理磁盘空间的卷。
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同一磁盘上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内扩展简单卷。
安装x作系统的简单卷成为引导卷。
2.跨区卷:简单卷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的物理磁盘,这样由多个物理磁盘的空间组成的卷就称为跨区卷。
简单卷和跨区卷都不属于RAID范畴。
3.带区卷:以带区形式在两个或多个物理磁盘上存储数据的卷。
带区卷上的数据被交替、平均(以带区形式)地分配给这些磁盘,带区卷是所有 Windows 2000/XP可用的卷中性能最佳的,但它不提供容错。
如果带区卷上的任何一个磁盘数据损坏或磁盘故障,则整个卷上的数据都将丢失。
带区卷可以看做硬件RAID中的RAID0。
二、建立带区卷(RAID0) 了解了有关知识后,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
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给大家介绍。
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如图1)。
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
图中的磁盘0、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
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也就是引导卷。
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
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如图2),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指定也可手动分配,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也越大。
我选择了“默认”由Windows自动设定,在“执行快速格式化”上打勾并确定,经过几秒钟的格式化后,屏幕上半部分就出现了一个驱动器号为“D”,容量为磁盘0原未指派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也就是我们要的RAID0阵列。
在使用硬件级的RAID0时,如果两个物理硬盘容量不相等,那么创建的RAID0阵列的总容量为较小一个容量的两倍,比如一个10GB和一个20GB硬盘创建硬件级RAID0,那么得到的总容量就是10G*2=20GB,较大硬盘上多出的10G空间无法使用,就白白浪费掉了。
而使用Windows 2000的软件RAID,虽然最多也只能创建较小硬盘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但较大硬盘上多出的空间还能利用。
利用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硬盘上剩余的空间再创建一个简单卷,简单卷会被另外分配一个驱动器号,使用起来跟基本磁盘上的逻辑驱动器一样。
创建简单卷的步骤与创建带区卷大体相同,只是在选择卷类型是选择“简单卷”就行了。
一个动态磁盘上允许多种类型的卷共存,创建带区卷后,磁盘1还有1.1GB的未指派空间,我们又用它创建了一个驱动器号为E的简单卷。
这时候,磁盘0和1都存在带区卷和简单卷,并且所有空间都被使用,没有任何浪费 注意事项: 1. 创建了一种卷之后,要想改变卷类型必须先删除卷,删除卷时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所以要先备份数据。
删除的方法很简单,在卷上点右键,选择“删除卷(D)”然后按提示进行。
2. 创建卷必须使用动态磁盘上的未指派空间,两块动态磁盘可以创建多个带区卷,而且可以同时和多个磁盘创建带区卷,每个带区卷的大小可以随心所欲的...
求针对我电脑的详细组raid0的步骤
fengliqdt 你真是个神仙啊!!!!!!!!!!!!!!还想问你一句。
难道你真的知道什么是RAID0?阿门~~~~~~~牛人天天有,今年特别多。
不格式化,就可以组RAID0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要想保留数据,有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足够大的移动硬盘将数据导出来,待组件完毕后,在导回去。
组RAID0不需要格式化,因为一但组成,原来的俩硬盘的上面东西就全没了。
严格来说,RAID0不需要RAID的范围,因为0的数据冗余能力是0,就是说两块硬盘中只要有任何一块硬盘出问题,整个阵列就全完了。
你的数据就全没了。
你是两块500G,那就是1000G的数据,你可要想清楚了!!!!!!!!要想玩RAID0我给你的建议是用三块硬盘。
两块80G或者160G(看你自己了)做0,一块500G做数据。
重要的数据在0和 大硬盘里面都做备份。
0和大硬盘同时出问题的几率是很小的。
这样即可以享受0的速度,又能保证你的数据安全。
严重不赞成你的俩500G做0.!!!!
关于家用个人电脑raid0的一些问题,100高分送上1.家用电脑
RAID0 就是什么意思呢 我形象一点来说啊, 就是比如有一个10MB的文件 要存到硬盘里 它会自动把将文件一分为二变成2个5MB的文件分别同时存入2块硬盘,这样理论上就是节约了一半时间。
这是理论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不过速度你能明显感觉比以快多了,特别是刚组好RAID0 后第一次进系统 然后用后的感觉,你会感觉 哇 组了RAID 0 效果就是不一样,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用的方法是硬RAID0 就是采用的RAID0卡 进行组的 我这个卡是支持并口硬盘,要是串口硬盘我想速度应该更快。
如果你有两块容量相同的硬盘,本人建议你组建RAID0 可以带来性能的提升,不过有点要让你知道 一旦其中的一块硬盘出现了损坏 将给你带来的是全部数据的丢失,除非去做数据恢复,不过费用较大。
我以前是用来做电影服务器的,现在不做了 此已经闲置了,如果你要我可以便宜卖你,再教你如何组建。
在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中创建RAID
RAID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简单的说,我们把数个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颗硬盘,以增加数据的传输效率,并提高数据安全性。
视硬盘数目而定,你可以有多种选择,以达成以下目标:追求高安全性、追求性能、或是两者兼具。
要使用不同模式的磁盘阵列,除了硬盘以外,还需要购买相对应的RAID控制卡。
这些卡多半可以插进所有计算机的PCI插槽,甚至已经内建在主板上。
RAID:各种模式的比较 RAID 0:Striping(条带) 就技术上来说,这模式根本无法符合RAID的精神,因为它没有冗余地记录任何数据。
这也表示RAID 0不能保证任何数据的安全。
所有数据会被平均分散的储存在所有硬盘上,这个阵列被称为「条带集(stripe set)」,这方法也被称为「拉链法(zipper method)」。
它的优点非常明显,由于数据分散在多个硬盘上,传输速率会以硬盘的数目倍增,上限为传输通道的最大值(例如在UltraATA/100的计算机上,速度为100 MB/s),或是PCI总线的最大值(以66 MHz、32位的计算机来说,速度为266 MB/s)。
然而,这项速度上的优势却牺牲了数据安全性,除非你能保证所有的硬盘都不会出问题。
如果任何一个硬盘坏掉,那你会失去所有数据。
RAID 1:磁盘镜像 而RAID 1则完全与RAID 0相反,不追求高性能,而以数据安全性优先。
在读写时,所有阵列中的硬盘都会一起动作,读写相同的数据,所以一份数据会有两个的备份,而且保证是最新的数据。
RAID 2:Striping RAID 2采用了与RAID 0相同的方法,「条带集」会将数据分散在所有硬盘上;但它不是以区块的方式作分散,而是以位(bit)的方式来作。
这是因为在存取数据时,RAID 2还加入了ECC(Error Correcting Code)校验码,这些校验码会记录在额外的硬盘上。
如果你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那就需要10个数据硬盘,以及4个ECC硬盘。
如果要再高一个等级,那就要用到32个数据硬盘,以及7个ECC硬盘。
这应该说明了RAID 2未曾流行过的原因。
由于RAID 2使用了以位为基础的「条带集」,所以性能只有二流的表现。
如果存取的次数愈多、存取的数据愈短,那RAID 2的表现就愈差。
RAID 3:数据条带化,专门的奇偶校验盘 RAID 3加入了更细致的错误检查方法,数据是以字节(byte)的方式分配到每个硬盘里面去,而奇偶校验码则存在一个单独的硬盘中。
但这也正是RAID 3的缺点,因为每次存取数据时,都要到另一个硬盘中去读取校验码;也因此组成磁盘阵列的本意,也就是增进性能这一点,反而被打了折扣。
顺道一提,RAID 3最少需要3颗硬盘。
这模式需要非常复杂的控制卡,这也是RAID 3、4、5没有办法流行主流市场的原因。
RAID 4:数据条带化,专门的奇偶校验盘 RAID 4所使用的技术与RAID 3类似,但不是以字节的方式写入数据,而是区块(block)。
理论上,这可以加快存取速度;但到另一颗硬盘中去读取校验码仍然是它的瓶颈。
RAID 5:分布式数据、分布式奇偶校验 RAID 5是公认在性能与数据安全上获得平衡的方式。
不管是原始数据或是奇偶校验码,都平均的分散在所有硬盘中。
它的速度只比RAID 3稍慢;但是安全性会受限,只容许一个硬盘损坏,如果有2个以上损坏,那所有数据都会遗失。
要组成RAID 5,最少需要3个硬盘。
RAID 6:分布式数据、分布式奇偶校验 提到RAID 6,就跟提到RAID 5一样;只是奇偶校验的部分加倍而已。
这会让性能再往下降一些;但容错能力则增加到两个硬盘损坏,也能运作无误。
这模式最少需要5颗硬盘。
不过事实上,还是可以使用不同型号的硬盘;但整个RAID会以较小、较慢的硬盘为运作基础。
例如说,在RAID 0数组中有一个30 GB、2个40 GB的硬盘,那么整个数组的大小为90GB,也就是最小那个硬盘的3倍。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2台同样是40 GB,但转速分别为5,400与7,200转的硬盘上:整个数组会以低速的为准。
要想让性能增加,换掉那台老旧的硬盘会有所帮助。
如果你用的是多台不同种类的硬盘,那还可以选择磁盘组(span array),又名JBOD(just a bunch of drives,就是一堆磁盘驱动器)。
在这种情况中,所有的硬盘都会被串成一列,当作一台磁盘驱动器来用;但它无法提供任何性能,或是数据完整的好处。
另一个不稳定因素是该把硬盘接在哪一个IDE通道上。
如果可能的话,每颗硬盘都该拥有自己的IDE通道,并且设为主盘(master)。
在双通道的控制卡上,最好只接2个硬盘。
虽然接满4个硬盘(每个通道接上2个硬盘,master与slave)应该可以增加性能,但还是比不上用4个通道连接4个硬盘快。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只有很少一些IDE RAID控制器支持ATAPI协议。
CD-ROM与DVD-ROM都没有必要接在这些控制卡上(更不要去试RAID了)。
硬盘牺牲了!怎么办? 如果你以数据安全为出发点,选对了RAID的等级,那么当硬盘坏掉时,也可以高枕无忧。
只要选用了RAID 1、3、4、5、6等模式,那么一颗硬盘坏掉并不会让数据受损。
至于此时要采取的步骤,那就因RAID控制卡而异了。
目前大部分的RAID控制卡,会在硬盘损坏时用嘟嘟声、或电子邮件通知网管人员(当然啦,如果你的系统就安装在RAID 0上,那可就不保证这功能能运作正常...
-
给我们打电话
7*24小时服务热线:1399999999
全国客服热线:400-0000-000 -
百度地图
福建省三明市 -
给我们发邮件
E-mail:[email protected]
在线沟通